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山西訂婚強奸案的撕裂:只靠法律難以解決根本問題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


近日,山西大同“訂婚強奸案”二審維持原判的裁決,未能平息持續發酵的社會爭議。甚至,即便審判長答記者問中就幾個關鍵問題進行了回應,仍未能止息社交媒體上的紛爭。這起看似普通的刑事案件,因其特殊的案情背景而成為觀察當代中國社會文化裂痕的一扇窗口。




訂婚強奸案判決引發了男女對立?

有人認為,這個案件使得“男女對立思維再度飆升”。但究其本質,這遠非單純的性別對立,而是不同文化價值觀之間的正面交鋒:

一方面,根植於父權制的傳統性別文化在我國依然具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,受其影響在一部分人的觀念中女性處於從屬地位,他們將婚姻關系(甚至訂婚)視為女性對性權利的讓渡;另一方面,隨著女性權利意識的覺醒和性別平等理念的普及,一種強調個體自主、相互尊重的新型性倫理正在形成。


這種價值觀念的代際更迭,必然會導致社會成員在愛情觀、婚姻觀和性觀念上出現顯著分化。山西大同訂婚強奸案引發的輿論風暴,正是這種觀念沖突的集中體現。

這種文化轉型期的觀念沖突並非中國獨有,在西方性犯罪改革歷程中同樣可以看到類似的價值碰撞。以美國為例,在性同意認定標准這一構成強奸罪與否的核心議題上,美國社會中至少有“拒絕即同意”(No means Yes)、“拒絕即不同意”(No means No)和“肯定性同意”(Yes means Yes)這三種標准,分別代表了截然不同的認知觀念和價值觀取向:


“拒絕即同意”的傳統觀點認為,女性在性行為中的拒絕,可能只是“欲拒還迎”的表現,或者是一種調情的策略。這種觀念根植於傳統父權主義社會對性別角色的建構,實際上剝奪了女性的性自主權。

“拒絕即不同意”的標准是女性主義運動的重大成果,它承認女性說“不”就是其真實意思的表示,要求男性必須尊重女方的明確拒絕,這一標准在20世紀後期西方國家的性犯罪改革中被廣泛采納。

更為激進的“肯定性同意”標准則要求性行為必須建立在持續、自願、明確的同意基礎上,不僅要求不存在對性行為的拒絕,還要求必須得有對性行為的肯定性同意。該標准體現了對性自主權更高程度的保護,但其制度設計也備受爭議。

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34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4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58 秒